上海近十数年高速城市化发展, 2014年常住人口达2425万,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亦是全球其中一个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地球观察于上海的水资源计划,培训公民科学领袖(CSL)每月采集淡水数据,数据交由淡水科学研究计划Freshwater Watch的科学家分析,以了解城市化发展、土地用途的改变和人口密度对上海黄浦江水质的影响。
上海公民科学领袖(CSL)培训在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进行,这个森林公园有一大片湿地生态,东频长江和黄浦江。我们的研究伙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玉超教授利用这个自然环境,以「世界之肾」作比喻向CSL们讲解湿地的功用,指出其在大自然中可以过滤和带走过量的污染物和有害的物质,亦可以在洪水泛滥时吸收大量水份防洪。接着,张教授带领大家到长江边观赏这条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可以观察到一些人类活动如货船停泊和生活垃圾等,这些活动可能影响长江生态环境,而她亦解答了CSL的疑问,指出江中啡色水质的主因是含有沙和沉积物。
公民科学领袖在了解淡水的议题上,会实地采水样去获取水质数据,亦会了解当地淡水挑战。 CSL当天即场于湿地公园实地采样,学习如何快速测试水质,通过指标如硝酸盐、磷酸盐、混浊度、酸碱度和水温等,往后会正式于黄浦江采样。张教授亦讲解了上海和中国的淡水挑战,她以地图展示了上海建筑物数量的变化,显示近十数年建筑物大量增加,需要公民科学领袖收集更多数据以了解其对黄浦江水质的影响。她亦以太湖作例子展示中国的淡水挑战,太湖于80年代开始出现「藻华」,2007年的污染较为严重,经分析后发现当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硝酸盐和磷酸盐,污染物来源是生活和工业,了解污染物来源和影响有助制定水资源的管理方向。 FreshWater Watch正正是希望从淡水数据了解淡水水质下降的原因,以更好的方法去保护优良的水质和改善恶化的水质。
这次培训是在上海最后一次的公民科学领袖(CSL)培训,从2012年起,地球观察和研究伙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于上海共举办了三十多次的培训,培训了超过三百位CSL。张教授观察到上海进行公民科学项目的好处是,大众可参与其中,在过程中学习和认知科学技术,环保意识因此提升,更可以影响身边的家人、同事意识提升。对科学研究来说,有公民科学领袖帮助每月采样,科学家可以得到同步的大范围监察数据,对研究黄浦江的时空特点非常重要。最后,张教授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滴之水汇大海」形容上海公民科学家在Freshwater Watch的影响力。
研究结果已刊登在国际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可见此研究摘要:
中文:https://freshwaterwatch.thewaterhub.org/sites/default/files/science-summ...
英文:https://freshwaterwatch.thewaterhub.org/sites/default/files/science-summ...